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大管家

厚济天下,与中国最卓越的创新企业共同成长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1、我们只投资那些有着巨大的市场/超凡的竞争优势/良好的商业模式/永续创新/造福社会/造富股东/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快速增长的伟大企业。 2.我们的野心是建立第一流的研发团队. 3.我们的目标是平均年复利达到20%,至少保持二十年! 4.我们的心愿是与圈友一起努力,共同取得投资和人生的成功,做一个合格的大管家!

中国发动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!  

2012-03-23 12:18:49|  分类: 科学技术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航空动力、成发科技、中国卫星、西飞国际是本博多年来一直跟踪的公司。这些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内的探索是令人尊敬的,但业绩不佳也是不争的事实,作为长期投资人,也只能保持对它们的关注仅是关注而已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 歼-20作为中国的第五代战机,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多方的各种猜测。近日,随着一套歼-20照片的曝光,不仅证实目前中国已经至少拥有2架以上的歼-20,同时,新型歼-20采用了类似F-22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,同时,雷达罩与机身的差色处理也预示其已经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。而已这两项改进为标志,中国不仅完全摆脱了俄制战机风格对其的影响,更重要的是,其首次实现了对自身与西方技术的有效高端整合,由此真正产生了完全独立于美俄之外的第三种高端战机风格。

  二元矢量喷口体现中国高端发动机实力

  相比歼-20之前的型号,新型歼-20最明显的特征,就是采用了与F-22类似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技术。此技术一方面澄清了之前关于歼-20动力的传闻,即歼-20将采用俄制117S或AL-41发动机。另一方面,预示中国已经解决第五代战机的动力瓶颈,不仅能研发高性能动力装置,同时也实现了将自身发动机与美式推力矢量技术的整合。体现了中国在战机动力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。

  1、终结俄式战机技术对华影响。

  由于中俄两国长期的战机技术交流,俄式战机技术多中国国产战机研发的影响是深远的。尽管作为中国首款独立研发的国产战机,歼-10已经基本摆脱了俄式战机技术的影响,但中国受制于自身的动力系统限制,仍不得不为其装备俄制发动机。而歼-20此时采用二元推力矢量喷口则预示这一漫长影响的终结。原因很简单,目前俄制发动机中,有可能被用于第五代战机的是有117S与AL-41两种发动机。而这两款发动机均非全新设计,都是在原有AL-31发动机的基础上升级而来。仅就推力矢量技术而言,与出口印度的苏-30MKI战机上采用的多元推力矢量技术并不不同。尽管相比美式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,俄制技术似乎更加高端,但通过印度的实际使用却现实并非如此。俄式的多元推力矢量喷口尽管不用像美式技术那样,对机身进行较大规模的改机,但其整个喷口位置转换需要全部在发动机内部进行,技术难度较大,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活动部件较多,实际使用可靠性十分有限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,尽管俄罗斯宣称,苏-30MKI战机装备的AL-31FP发动机配备的多元推力矢量喷口的寿命为250小时,经过升级后能达到500小时,但其实际寿命却仅有20小时。

  此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尽管中国选择了美式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技术,俄制同类技术尚难以达到实战水平,但多元推力矢量喷口技术较之二元推力矢量喷口更加先进,更加代表了推力矢量技术的未来。中美两国选择二元推力矢量喷口技术,无疑是希望在性能可接受的情况下,尽量降低原本已经居高不下的五代机技术难度与开发成本。而俄罗斯选择更加复杂技术的原因,很可能是因为在无法快速研发全新战机的情况下,试图通过单项技术的突破,大幅提升传统装备的性能,从而达成战力上的大幅提升。尽管从最终结果来看,中美似乎更加聪明与务实,但俄罗斯面临的问题却并不能掩盖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。

  2、已经突破高性能发动机瓶颈。

  众所周知,推力矢量喷口与发动机是不可割裂的。因此,几乎不存在将一款全新喷口技术应用在传统发动机上的可能。因此,既然中国不会从俄罗斯获得相关技术支持,美国也绝不会将绝密的F-22战机的发动机技术转让给中国,那么歼-20战机的发动机来源只能有一个,即国产。但在上一款国产战机,即歼-10的研发过程中,中国尚未完全解决国产发动机的瓶颈。因此,此时歼-20获得的技术突破无疑意义重大,一方面中国在“太行”这一等级上的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已不存在瓶颈,其将快速成熟并装备中国空军现有第四代战机,从而保证中国全面掌握第四代战机技术。另一方面,中国已具备独立研发140至170千牛级别的大推力发动机。而对发动机与喷口技术的成功整合则显示,中国已经在该领域内轻车熟路,之前的技术积累已经足以支撑中国发动机的快速发展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02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