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大管家

厚济天下,与中国最卓越的创新企业共同成长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1、我们只投资那些有着巨大的市场/超凡的竞争优势/良好的商业模式/永续创新/造福社会/造富股东/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快速增长的伟大企业。 2.我们的野心是建立第一流的研发团队. 3.我们的目标是平均年复利达到20%,至少保持二十年! 4.我们的心愿是与圈友一起努力,共同取得投资和人生的成功,做一个合格的大管家!

专注于一个行业总有回报  

2011-07-24 13:54:21|  分类: 公司研究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从技术服务到市场营销、产品开发,再到高层管理者,他一直在变频器产业摸爬滚打

    从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深圳一家小企业做技术开始,到华为电气和美国EMERSON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,最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--深圳市汇川技术有限公司,朱兴明一路亲历了变频器产业在中国的发展,他回忆来时路说:"每走一步都是财富,一直在接近我最初的梦想。"

瞄准高端市场创业

    十年的打工生涯,从技术服务到市场营销、产品开发,再到高层管理者,专注于一个行业的经历让朱兴明有了深厚的积累,也培养其对行业机会敏锐的观察力。"从一开始我就瞄准中国中高端的装备制造业,变频器是装备制造业必备部件,当时几乎被国外变频器独占,而且每年还在以20%速度增长,这对立志做国产最好品牌的我们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。"

    看到了机会,就要赶紧行动,抓住机会。"我们的创业团队为此作出了艰苦的努力,首先就是要提升核心技术。矢量控制是高端变频器最核心的技术,可以满足很多行业的高端应用。但是这个技术有很多细节,如果不处理好,大规模批量化的应用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。我们就在这些技术细节下大工夫,同时,针对中国客户需求的特殊性,我们也加强了可靠性技术的攻关,使洋品牌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。这些被实践检验成功的技术细节,已经给国内中高端应用的客户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。"

小企业具有大优势

    如何从众多变频器企业中脱颖而出呢?朱兴明有自己的"杀手锏":最重要一招是对应用技术精耕细作,把传统PID算法跟工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、可靠性、快速性真正结合起来,使产品在涉及到同步控制、张力控制等应用场合时显示了巨大的优势。高档的涂布机、七电机的凹印机、拉丝机、钢帘线、双变频卷染机等,都体现了在应用技术上的领先性。第二招就是综合成本优势;第三招就是服务优势

    朱兴明给自己定的目标是:力争产品在中国最主流行业的主流客户中大批量使用。"我们一定会把国外最优秀的品牌作为追赶的目标,始终把高端、特色、专业作为我们产品开发的方向,加大投入,不断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,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公司长远的核心竞争力。"

梦想会创造更多奇迹

    朱兴明是个专注的人,他认准的事情只会铆足了劲干到底。"创业初期两年,我不做广告,也没有与政府部门打交道,只是一心一意把公司经营好,最初的想法就是摆脱生存的危机,尽快摸索出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。"

    "目前第一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,二次创业的梦想已经在我们的规划中。"朱兴明表示,从汇川整体的发展来讲不会片面追求发展速度,而要追求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步健康增长。"我们不会因为要做大而去影响品牌的美誉度,而要在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增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这是我们长期的一个策略。"

    人物素描

    朱兴明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湖南,现任深圳市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。"跟很多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踏上深圳这块土地的年轻人一样,当老板是心中的梦想。经过十年打工生涯后开始创业,我现在已完全没有当老板的感觉,我只是一名团队的领头人,和我的团队一起,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,为行业多填补一些空白,为员工多创造一些机会,就是我现在最真实的心态。"快言快语的朱兴明给人印象是真诚率直。

    对话

    记者:你在中国第一家专业的变频器工程和贸易公司工作了几年,后来为何跳槽了?

    朱:毕业之后,我在这家公司从技术服务工程师开始,慢慢转到销售,不过推广的全部是国外的产品。4年多的实践让我认识到,这个行业发展潜力巨大,客户需求也比较复杂,国外设备价格昂贵严重影响产品的普及应用。如果将来有一天,有国内的大公司可以自主开发产品,我一定会投身到这个事业中,并把我多年的积累贡献出来。1997年,得知当时华为通讯要上这个项目,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,我就毅然决断,抛弃丰厚的待遇和客户基础,加入到华为。现在看来,我为当时的选择感到非常荣幸,也很感谢后来华为

    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产品负责人的机会。

    记者:您认为什么样的团队才能算是高效的团队?

    朱: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,高效的团队必须有4个要素:一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组织目标;二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互补性的人才结构;三是清晰的组织架构和合理的资源配置;四是基于组织目标下的团队合作的文化。

(2007年 08月 23日 10:09    深圳新闻网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40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